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重现知识探究过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和方法,突出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氛围,帮助他们创新发展。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潜能
学生对知识渴望的心理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基于此只有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形成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师了解熟悉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善于提出一些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上的新问题,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开动大脑思考问题,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有趣境地。 通过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内心对知识的矛盾与冲突,激起探索知识的欲望,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答案,养成自主探索、自主思考、合作谈论的能力。所以,学生学 起来特别带劲,而且轻松有趣,所掌握的知识也牢固。
1、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
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的心境得到最大的开发,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调动最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学中,教师要充满激情,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用真情感染学生,拉近与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与机会,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提倡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倡导一题多解。这样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动力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情境创设要基于生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并能引发认知冲突,以旧知为基础,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情境的创设还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数学素材,既要与现实结合,也要生动有趣与教材结合紧密,更要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能把新问题解决。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从羊村分牧草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已有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并且有探究的欲望。
二、精心选材,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课堂中,选择充分的材料和特定的情境,精心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能够带动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观察问题,从中获取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对事物的认知的不同特点,合理地设计开放性的探索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抓住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假设、实践、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巧妙的设计几个导学问题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共同讨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写法。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具是数学课不可缺少的学生的探究工具,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己探索、发现、思考获得发展的指导老师。学具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很大,在选择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多种探究问题的思路方式;还应该具有新知识结构的某一方面特征以及知识的重演,此外还要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另外,在学具运用时要为学生创设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条件,更好地发挥学具的作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圆柱的模型,学生在把玩中,不自觉的就找到了圆柱与长方体的联系,无声中就掌握了新知。
三、创建机会,自主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 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最直接的办法。
1.合作式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
在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小组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主要对象,让他们用自己不同的记录方法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示自己发现的问题,交流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探索方法,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老师和学生对材料的不同观点的互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与认知能力。
2.合作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示学习成果有不同方法,比如学生组内个人展示,小组长代表展示,小组成员有分有合地进行展示,或用图表与文字等等。学生的世界需要鲜花和掌声。当获得肯定时就会增加自信,学生就更有信心去展示。在课堂展示方面,我们要对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掌声和肯定。此外活动中每次的展示其实也是其他小组学习的过程。
教学没有止境,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听与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Copyright © 2017 英语文化交流 All Rights Reserved.